ku酷游·跑道上的"不及格":我与体育课的和解之旅
阳光炙烤着塑胶跑道,我站在起跑线前,手心沁出的汗浸湿了运动鞋的鞋带。这是大学体育课的第一次长跑测试,800米,对别人来说或许只是热身,对我来说却是场灾难。"预备——跑!"随着哨声响起,同学们如离弦之箭冲出去,我只得咬着牙跟上,可没跑两百米,肺部就像被火烧一样疼,双腿像灌了铅。最终,我在倒数第二的位置停下,听着老师无奈的叹息:"下次注意体力分配。"那一刻,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——体育课,竟成了我大学生涯的第一个"不及格"。
起初,我对这门课充满抵触。从小到大,我总被贴上"文静"的标签,连跳绳都常绊倒,更别提长跑了。每次体育课,我都找借口请假或躲在角落,直到那次挂科,才惊觉逃避不是办法。那天晚上,我翻出小学时的奖状,上面写着"运动会短跑第三名",原来我也曾热爱过奔跑。第二天清晨,我抱着试试的心态走向操场,迎着风迈出第一步。
第一天的训练惨不忍睹:200米就气喘吁吁,膝盖发软。我蹲在跑道边,看着晨练的老人轻松跑完五公里,突然意识到差距在哪里——不是天赋,是坚持。于是,我给自己定下小目标:每天跑300米,每周增加100米。起初像完成任务,渐渐地,跑步成了习惯。清晨的风掠过耳畔,脚步声与心跳合拍,那些曾经让我畏惧的跑道,竟成了释放压力的出口。
最难忘的是雨天的训练。那天乌云密布,我犹豫再三还是出了门,雨水打在脸上,视线模糊,可当我跑到第五圈时,突然发现鞋子里的积水不再冰冷——原来我已经能稳稳地跑完全程。那一刻,我懂了:所谓困难,不过是心理设下的障碍。
期末考前一周,老师组织模拟测试。我站在起跑线上,深吸一口气,按照平时练习的节奏出发。这一次,我没有慌乱,反而越跑越轻松。当冲过终点线时,计时器显示3分15秒——刚好及格!周围的同学为我鼓掌,老师笑着递来矿泉水:"你做到了。"
如今,体育课不再是负担,反而成了我最期待的课。我开始尝试篮球、瑜伽,甚至在周末约朋友去爬山。那段"不及格"的经历,教会我的远不止如何跑步:它让我明白,真正的成长往往始于直面恐惧,而坚持,永远是跨越障碍的最强武器。
每当路过操场,我都会驻足片刻。那些跑道见证了我的挣扎与蜕变,也让我懂得:人生就像一场长跑,重要的不是起点,而是永不放弃的决心。而这一切,都要感谢那场"意外"的挂科——它让我重新认识了体育,也重新认识了自己。
留言: